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分析

研究
团队

院市场与价格研究所 张丽、崔少敏、范迪、陈商

  一、研究背景和目的

  我国是大宗商品的重要进口国,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国内产业链和经济运行的输入性影响显著。近年来,受新冠肺炎疫情、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特别是地缘冲突加剧等多重因素共同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形势更趋严峻复杂。持续跟踪国际大宗商品市场运行情况,深入分析价格走势对我国的传导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及主要原因分析。2023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长显著放缓,需求不足成为本轮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的最主要原因。从整体来看,虽然今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落企稳,但是仍远高于疫情前水平,能源、金属、粮食品类走势存在分化且原因各异。主要原因一是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对国际大宗商品的需求下降已成为影响价格的最主要因素;二是全球供应链压力缓解,国际大宗商品供给改善;三是主要经济体采取紧缩货币政策,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形成抑制。分品类来看,能源类中,石油价格走势相对平稳,天然气、煤炭价格大跌;金属类中,黑色金属价格波动明显,有色金属价格进入下行通道;粮食类中大米价格屡创新高。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影响国内大宗商品价格,体现为国内大宗商品价格总体走势与国际大宗商品基本同步,但波动幅度国内小于国际的特点。二是影响各行业的运行情况,影响较大的行业主要集中在上中游行业,即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会带动上中游行业的价格上涨,对下游的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影响较小。三是影响国内物价水平,2023年随着大宗商品价格回落,PPI和CPI走势趋弱。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趋势展望及对策建议。从长期趋势来看,目前的大宗商品价格依然远高于疫情前水平,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或温和震荡下行。中短期内国际能源价格或将回升,但难以大幅上涨;国际金属价格预计继续分化,黑色金属价格有上涨可能,有色金属价格或将继续下跌;国际粮食价格中枢预计下移,但需要关注天气影响。为应对此种变化,应趋利避害,综合施策。一是完善多元进口供应体系,夯实重要大宗商品保障能力。二是进一步完善储备体系,加大低价品种收储力度。三是补足期现货市场短板,着力提升国际市场定价话语权。

  • 市场与价格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