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海经济前瞻:环境、动力及近远之策

研究
团队

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副院长、正高级经济师 马海倩

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经济研究所 汪曾涛、徐惠妍、邹俊、徐逸菁、郑睿、常思远、王佳悦

  一、研究背景和目的

  2024年,上海经济运行将呈现“缓步增长、转型深化、机遇潜藏”基本特征,总体判断“谨慎不悲观”,“不悲观”主要是国际形势或边际弱改善,国内形势或稳在新平台,上海延续从底部抬升的复苏态势。特别地,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上海考察时,对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作出新的指示要求,新一轮战略机遇加快落地,有望进一步拓展经济增长新空间。但也“难言乐观”,外部形势仍有诸多不确定性和风险因素,周期性和结构性矛盾交织,短期之难与中长期之困并存,继续向上的内在支撑还不足。上海要“谨慎”把握当前经济运行“四期叠加”底层逻辑,即国际动荡期、疫后恢复期、经济下行期、转型深化期的叠加影响,因势利导、借势发力,充分挖掘全球新变局和我国快速转型过程中的结构性动力和战略机遇,统筹“当期稳增长”和“长期深转型”,为上海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释放潜力、打开格局。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国际经济形势依然复杂严峻。“低增长”伴随“高通胀、高利率、高杠杆”未变,地缘冲突、贸易保护等不确定风险仍存。总体表现为“四个不变”:全球经济低速增长不变;高通胀、高利率不变;全球外商直接投资低位运行不变;产业链供应链加快重组的趋势不变。也要看到,“四方面的边际改善”提供了一些有利条件:全球商品贸易增速触底反弹;美国降息补库周期大概率启动;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部分缓解;中美恢复沟通释放“正和博弈”空间。

  中国经济继续恢复增长。主要表现为“扩张性政策加力破解需求不足之难题”。扩内需、提信心、防风险仍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基调,而刺激政策发力显效将成为经济“恢复性增长”转向“内生性增长”的关键。三大需求“总体趋稳”但“各有各难”,消费回暖但改善有限,投资趋稳但韧性偏弱,出口转正但显著承压。中国经济的短期问题夹杂在大周期的转换中,2024年或将是新周期的重要拐点之年,在应对短期难题的同时也要着眼新周期做出面向长远的布局安排,寻求新的平衡。

  上海经济仍在“磨底”弱修复。复盘2023年,经济总体恢复向好,形显“N”型复苏之态,势尚处“磨底”阶段,经济内生动力不足、复苏基础不稳等问题仍存。展望2024年,“延续-恢复-强化”的动力支撑格局将贯穿上海全年经济运行,短期之难与中长期之困兼而有之,总体将呈现“缓步增长、转型深化、机遇潜藏”的基本特征。

  思路建议。统筹好“当期稳增长”与“长期深转型”,围绕关键主体、关键要素、关键难点,促进内生动力增强与市场预期改善形成良性循环;围绕提质增效、前瞻布局、国家战略落地,挖掘经济中长期发展的新增长潜能和可持续动能。

  三、研究的主要创新

  一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测算上海经济增速目标区间。综合考虑上海经济增长趋势、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当前面临形势及未来环境变化等因素,课题组初步测算出上海2023年及2024年经济增速区间。

  二是以2019年数据为标尺观察上海经济增长的具体动力恢复情况。通过蛛网图呈现主要经济指标两年平均增速相对于2019年的恢复程度,发现服务业和消费仍是恢复的主要缺口,服务业及各主要行业的两年平均增速均低于2019年水平,工业、外贸和投资稳健恢复但动能趋弱。

  三是提出当前上海经济面临的短期之难与中长期之困。工业、外资、地产这三大难题,周期性和结构性矛盾交织,短期之难与中长期之困并存,继续向上的内在支撑还不足。工业短期之难在于,电子信息面临外部需求疲弱和部分产能转移的双重压力,汽车产业面临传统燃油车增长乏力和新能源车带动引领的切换关口;中长期之困在于,三大先导产业尚未成势,重大项目储备不足、接续乏力。外资短期之难在于,外资外企调整供应链布局,投资外迁形势严峻;中长期之困在于,逆全球化背景下,成本优先、效率优先的全球产业链布局机制加入保护主义、地缘政治等新因素,或将持续制约外商投资。地产短期之难在于,房地产市场供需呈现疲软格局;中长期之困在于,房地产行业可能出现过度调整或连锁反应。

  四是提出统筹“当期稳增长”与“长期深转型”的思路建议。2024年作为上海经济从“恢复性增长”转向“内生性增长”的重要转换之年,在应对短期困难的同时也要着眼长远布局,统筹好“当期稳增长”与“长期深转型”,协同发力、远近兼顾,综合施策。

  研究成果《2024年上海经济前瞻:环境、动力及近远之策(2023—17)号》已形成送阅件报送市主要领导及相关部门,为上海市2024年经济运行研判和工作应对提供了有益参照,并为经济稳增长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 经济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