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经营主体持续发展提升上海营商环境竞争力研究

研究
团队

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改革创新研究所所长、正高级经济师 王果

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改革创新研究所 吴启明、康乃馨、吴新梅、黄兆琦

  一、研究背景和目的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优化营商环境”的要求。十二届上海市委三次全会也强调“要全面深化事中事后监管改革,构建与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监管体系。”对市场监管领域而言,聚焦经营主体持续发展,提升营商环境竞争力是上海新征程上落实国家战略任务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城市核心功能的内在需要。

  近年来,上海市场监管部门立足自身职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要看到,对标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要求,如何做到寓管于服、审管联动、管服结合,不断提升经营主体满意度,市场监管服务的理念还要更新、手段还要优化。

  课题组坚持广调查、走出去的调研原则,对市级主管部门、基层执法一线、企业园区、行业协会等开展调研。结合理论研究、资料分析和调研座谈发现的问题,立足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新特征、新背景,明确上海市场监管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定位、理念和总体目标,市场监管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面临的难点和堵点。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新评估体系、兄弟省市经验做法,结合上海优化营商环境6.0版行动方案工作要求,提出促进经营主体持续健康发展的改革措施,进一步提升上海在全球营商环境的竞争力。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对背景趋势作了研判梳理。当前上海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主要面临以下新形势:一是国家和本市对营商环境建设作出了新部署。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总体工作提出要进一步优化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性制度。二是参与国际国内营商环境竞争提出了新要求。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新评估体系要求增强市场监管制度和政策的稳定性、可预期性。三是经济恢复和重振对营商环境优化产生了新需求。围绕经营主体关切和痛点,提振信心、强化预期,营造更适宜的营商环境,是扩大国内需求和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关键。

  对发展现状作了分析解读。本市围绕市场监管领域,以多措并举的“硬措施”持续优化发展“软环境”,取得了一系列成效:大力支持经营主体发展,积极助推经济运行向好;不断优化公平竞争环境,有效激发市场创新活力;持续加强监管制度创新,着力稳定经营主体预期。从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估的最新要求以及国际先进地区和兄弟省市经验做法来看,特别是与经营主体对更优质营商环境的诉求相比,上海在全球营商环境竞争力提升中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一是政务服务便利度仍需提高;二是监管执法效能有待提升;三是法治保障支撑还需加强。

  对思路举措提出详细建议。结合调研中反馈的问题,立足市场监管领域职能,坚持问题导向和企业需求导向,提出“一个目标”“两条主线”“三个路径”,为进一步提升上海营商环境竞争力提供思路方向。具体包括:围绕一个目标,即经营主体可持续发展;把握两条主线,即开放倒逼改革和技术牵引创新;谋划三个路径,通过“制度+技术+服务”,进一步优化本市营商环境。为此,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举措建议:一是深入构建全方位服务体系,推动办事过程更智能、更便捷。二是积极支持产业发展新突破,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三是着力提升全行业支撑能力,助力经营主体提质增效。四是持续优化治理体系,加快提升市场监管现代化水平。五是维护经营主体利益,打造公平、竞争、可预期性的市场环境。

  三、研究的主要创新

  本次研究结合了世界银行发布的营商环境成熟度评估新体系,并在对国内外先进地区优化营商环境亮点案例进行经验总结的基础之上,研判当前优化上海市营商环境面临的新形势,从构建全方位服务体系、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提升全行业支撑能力、优化治理体系、维护市场主体利益等角度提出提升上海营商环境竞争力的实施路径。

  应用成果:研究报告为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发布《上海市场监管部门关于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升级 促进经营主体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政策文件提供了理论支撑。

  • 改革创新研究所